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,提升恋爱心理认知。6月12日上午10点,“怦然的心动,无悔的青春”恋爱主题讲座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顺利开展。本次讲座由学生处心理中心郭晓慧老师主讲,共有140名学生到场倾听,现场气氛热烈,互动频繁。
讲座伊始,郭老师结合当下社会热点与校园实际,通过详实的数据与生动的案例,剖析了大学生恋爱现状。她指出,当前大学生恋爱呈现出恋爱普遍性、恋爱动机多元化等特点。部分学生因渴望陪伴、从众心理而恋爱,也有学生将恋爱视为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。这凸显了开展恋爱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。
随后,郭老师深入探讨“什么是爱情”这一核心问题。她引用中国文化中关于爱情的诗句,结合心理学理论,向同学们阐释:爱情不是简单的荷尔蒙冲动,而是一种包含亲密、激情与承诺的复杂情感体验。真正的爱情不仅有浪漫的心动,更需要双方相互理解、尊重与责任的支撑。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,郭老师列举了不同类型的爱情故事,引导大家思考爱情的本质与内涵。
在讲解“为什么会有爱情”时,郭老师从生物学、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维度展开。从生物学角度,爱情是人类繁衍本能的体现,体内激素的分泌促使人们产生爱慕之情;从心理学角度,爱情能满足人们对归属感、安全感的需求,填补内心的情感空缺;从社会学角度,爱情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有助于个体完成社会化进程,学会与他人建立深度连接。多维度的解读,让同学们对爱情产生的根源有了更全面、深入的认识。讲座的最后一部分,郭老师聚焦“如何去爱”,为同学们送上恋爱的“心理指南”。她强调,学会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,保持独立的人格与自我价值感,才能在恋爱中不迷失方向。在恋爱关系里,要尊重对方的个性与边界,有效沟通,以包容和理解化解矛盾;同时,也要平衡好恋爱与学业、生活的关系,让爱情成为个人成长的助力而非阻碍。
讲座结束后,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。此次恋爱心理学主题讲座,不仅为同学们解开了爱情的神秘面纱,更引导他们树立健康、理性的恋爱观,为校园生活增添一抹温暖而理性的色彩。今后,学生处将继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,开展更多丰富且有意义的主题活动,助力学生全面成长。
